安宁市:盘活用好本土资源 厚植廉洁文化底色

时间:2025-05-13 10:40:00

掌上春城讯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年初,在安宁市举办的“遇见杨升庵”群众文化活动现场,书法家们齐聚一堂,用楷书、行书、草书等字体,写下明朝状元杨升庵所作的《临江仙》。

杨升庵是安宁的历史文化名人,也是安宁的一张亮眼名片。今年年初,安宁市举办“遇见杨升庵”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杨升庵博物馆也于1月正式开馆。博物馆通过集中展示杨升庵的生平事迹、诗文手稿、题词碑刻等内容,再现他清正敢谏、不畏权贵的一生。

近年来,为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推动党风政风社风民风持续向好,安宁市全面梳理本地承载廉洁文化内涵的清官廉吏、名人故居、红色遗迹、文物古迹、文艺作品、非遗技艺等,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传统廉洁文化在新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干部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洁文化的熏陶。

“要以李方英同志为榜样,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昂扬的斗志投入工作。”在李方英故居展馆内,青龙街道双湄村的老党员指着墙上的老照片,向年轻干部讲述安宁本土以李方英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英勇斗争的革命事迹。

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安宁市对李方英故居进行全面修缮和有效利用,将其打造成集党史学习和宣传教育于一体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积极发挥革命文化的教育、引导和激励作用,助力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在历史的对比和现实的感悟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革新、自我提升。

“剪莲花要先定其神、后修其形,时刻注意线条的走向和深度,确保每一刀都精准落在预定位置……就如同做人做事,心中有尺度才能不逾越规矩。”在安宁市金方街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非遗剪(刻)纸代表性传承人手持红纸,一边示范,一边向围坐的党员进行讲解。随着剪刀在纸张上灵活游走,一朵栩栩如生的莲花绽放,花瓣间镂空的“廉”字若隐若现。

厚植廉洁文化,关键在于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安宁市将继续依托地域资源和文化特色,丰富和拓展廉洁文化建设的载体与路径,让廉洁文化更接地气、积聚人气、滋润心田。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吕文康

通讯员:李金晟

责编:杨芮

编审:沙兰梅

终审:周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