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什么年年参加文博会?

时间:2025-05-24 10:30:00

【深晚文博会观察】

年年来,是文博会磁吸力的生动写照

聚人气,旺财气。本届文博会,参展商的热情依旧高涨,交流洽谈忙个不停。从“初体验”到“老相识”,从“首秀舞台”到“常驻嘉宾”——这场历经二十一载耕耘的文化盛会,为何总能吸引五洲客商年年“打卡”、成为“铁粉”?

参展商的“心里话”,是最鲜活的答案,也是文博会“磁吸力”的具象化演绎。

奔着流量来。文博会人气爆棚,“顶流”云集。“泼天流量”带来“泼天富贵”。在这里,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匠心独运、品牌形象被置于聚光灯下,很容易破圈聚粉,继而声名远扬,驰誉海内外。

奔着成交来。一笔笔订单,一项项合作,一次次成交……文博会宛如一座连接五洲四海的“文化贸易金桥”,用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数字化的服务为参展商牵线搭桥、货通全球,助力收获“真金白银”。

奔着风口来。文博会作为文化产业“风向标”,不仅有丰富的交易机会,更孕育着文化产业的一波波风口——在这里,能洞见行业趋势脉动,能邂逅跨界合作良机,能开启“未来已来”之门。

奔着深圳来。深圳充满青春活力,其创新基因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特别是“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相得益彰。文化新业态在此不断“破土拔节”、璀璨绽放。

截至去年,历届文博会累计成交额超过3万亿元,服务文化产业企业机构累计超过4.5万个。这些数据,扎扎实实证明了文博会的赋能“硬实力”。面对这样一个吸睛又吸金的“超级平台”,参展商自然不愿错过,并乐意把新品好物搬到文博会现场,重磅首发首秀。

科技与文化碰撞,创意与资本对接,国内与国际联通,“头回客”与“回头客”转变。文博会越办越红火、朋友圈越来越大的背后,是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并加速走向世界舞台的生动写照。(温琼)

-您是第几年来文博会?

“第四次!”

“从2012年开始,没间断过。”

“已经不记得了,但好像从公司成立第一年就开始来了。”

“去年第一次,以后年年来!”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上,数十位参展商接受了深晚记者“灵魂拷问”,只为回答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年年参加文博会?”

收获了真金白银大订单

为什么年年参加文博会?参展商的理由各不相同,但几乎都提到了交易——“收获了大订单”。

交易力是展会的生命力,文博会让参展商实实在在获得了“真金白银”,“头回客”自然变成“回头客”。

去年文博会上,一句充满激情的“不但收到千万订单,还招到外籍员工”,让上海氦豚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韩兆林火爆出圈。首次参展就签下大订单,认识了新客户,打开了海外市场,文博会成为了韩兆林心中的“福地”。今年他特意制作了一款“致敬深圳”文博主题咖啡,文博Logo的拉花承载了他的期待:“希望认识更多的国内机构,为当下文旅热潮添一份力。”

“我们怕货不够卖,今年特意多带了一些来。”来自贵州省台江县的残疾女性创业者张艳梅笑容灿烂,去年她们的产品卖到脱销、走出国门,也给大山里的绣娘带去满满的信心。相似的笑容也出现在第七次参展的非遗传承人胡运脸上:“今年参展第一天,我就卖出了近千件苗绣饰品。”

参展商产品售罄,采购商满载而归。截至去年,仅文博会上的累计成交额就达3万亿元,通过文博会链接、间接达成的交易更是难以估量。作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文博会,始终把交易放在首位,铸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超级交易平台。

作品传播获得“百倍声量”

作为文化企业与品牌超级传播平台,文博会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品牌价值放大器。

奶龙,一只圆滚滚的动漫萌物,从亮相那天起,就征服了各年龄段观众的心。它从一个动漫形象,成长为一个拥有自己乐园的全球IP,正是得益于文博会。去年文博会上,第七印象文化传媒(深圳)有限公司签下“奶龙主题乐园”意向合作协议。今年,一纸协议已成现实,“奶龙乐园”建成并成为了小朋友的欢乐天地。

▲深圳本土动漫IP奶龙亮相文博会。深圳晚报记者 严文婷 摄

“文博会的媒体聚焦效应,让我们的作品获得更广泛的传播声量。”去年叁鑫影业出品电影《大项目》通过文博会未映先热,董事长、总导演刘艳杰不禁感慨。

▲深圳本土动漫IP奶龙亮相文博会。深圳晚报记者 严文婷 摄

每年文博会,全球媒体聚焦盛况,网红、大V更是慕名而来,通过多语种资讯发布和海内外社交平台传播,优秀的文化IP从而获得“百倍声量”,从而走向世界。泡泡玛特国际集团副总裁就曾公开赞叹:“文博会是文化IP全球化传播的‘首秀场’,助力品牌建立国际话语权。”

不远万里奔赴深圳“交朋友”

许多里程碑合作的起点,往往是文博会现场的一次面对面。多年前的一届文博会上,唐山市有关部门留意到了奥雅股份,并以此为契机开始考察,最终达成了合作——唐山皮影主题乐园由此诞生。

为了“交朋友”,许多海外参展商不远万里奔赴深圳。在连续第三年参展的伊朗“IranOlyalavan”展位,老板马迪开心地告诉记者:“前两次参展我们都收获颇丰,不仅结识了许多中国朋友,还促成了不少商业合作,所以今年我们继续参展。”

韩国传统文化产业研究所理事长郑光昊也是第三次参展:“每一年来都感到惊喜。我们希望在这一全球瞩目的文化盛会上更好地与文化产业从业者互相交流、沟通合作。”

除了合作,各地文化产业精英在文博会上相聚,也成为赓续历史文脉的重要契机。对此,中国国家版本馆征集部、展览部主任吴笑天深有感触:“连续四年参展,我们在这里认识了很多新朋友,为我们收藏保护典籍资料等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很大帮助。”

每次参展都是一次“产业体检”

在文博会这个大展台上,来自国内各个省区市的参展商每一年都在暗自相互观摩、取长补短,这种同台竞技倒逼着所有参展商突破舒适区。

“字在”自2014年开始,年年参展文博会,在其品牌创始人刘美松看来,每年的文博会都是一次自我检视,检阅着品牌自身的创新力。

“文博会的价值,不仅在于展会期间的即时交易,更在于其构建的产业生态能持续反哺企业发展。对叁鑫影业来说,每一次参展都是一次‘产业体检’——在观察行业趋势、对标头部企业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校准发展方向,这或许是文博会给予参展商最珍贵的礼物。”刘艳杰说。

▲在文博会主会场,机器人现场弹奏钢琴,机器狗带来表演。深圳晚报记者 陈玉 摄

文博会不仅是文创产品的展示平台,更是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见证了文博会从规模扩张到内涵深化的升级转型,现场展品真是越来越有看头了。”辽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经营管理部负责人崔征宇已经连续四届参展,他表示:“跨地域的良性竞争与互鉴,正在构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生态。”

来文博会就是奔着深圳来的

借由一年一度的文博盛会,许多海内外头部品牌企业与深圳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很多展商来文博会,是奔着深圳这座城市来的。

“阅文希望通过文博会,深化与深圳的文化产业合作。”阅文集团公共事务副总裁王晨表示。近十年连续参展文博会,让这家“文化出海”领军企业与深圳的合作越来越多,关系越来越紧密,已连续两年举办深圳网络文学征文大赛,挖掘深圳故事。今年文博会上,阅文集团还与深圳出版集团合作,将在深圳“湾区之眼”落地首个IP综合体验空间“阅文书园”。

本届文博会上,一批全国头部企业、头部IP组团签约,多个重磅项目将落地深圳。腾讯、网易分别宣布“穿越火线嘉年华暨职业联赛夏季赛总决赛”和“网易电竞世界赛”两大重磅电竞赛事落子深圳。全球知名IP“哈利·波特禁忌森林之旅”沉浸式夜游项目国内首站也将落地深圳。

▲市民在中国国家版本馆翻阅书籍,了解历史文化产品。深圳晚报记者 严文婷 摄

在文博会的推动下,21年来,深圳以文兴业、以文润城,不断释放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潜力,激发城市人文活力焕新。

借展会东风助力文旅破圈

文博会上,还有一批特别的“顶流天团”,已连续第16次实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在文旅热潮不断涌动的当下,各地将自己最精华的展品、最美丽的风景呈现在文博会上,借展会东风助力文旅破圈。

▲在文博会主会场,游戏IP《黑神话:悟空》的人物形象模型吸引市民驻足拍照。深圳晚报记者 严文婷 摄

去年文博会上,天水麻辣烫排起长龙,菏泽牡丹抢购一空。今年,各地文旅顶流再齐聚,四川搬来“宽窄巷子”,放出“哪吒”、熊猫两个大招;山东带来“好客山东”夜市,空运来淄博烧烤原材料;甘肃1∶1高精度立体还原了莫高窟第285窟;哈尔滨的“大雪人”更是年年伫立在文博会黑龙江展馆前;《黑神话:》的爆火让观众纷纷涌进山西馆……

文博会成为各省区市文旅资源的“展示场”,让观众“一日逛遍全中国”,感受中华文化的多姿多彩。各省区市展团在文博会上,以开放之姿、创新之力,书写下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新时代答卷。

年年都来文博会,理由各不相同,信任始终如一。每一个理由,都是一份褒奖、一份托付,也是一种鞭策。21载文博路,从单一展会化身集交易、投融资、发布、共创、贸易、传播、展示于一体的“七大超级平台”,变化的是不断扩大的规模、不断丰富的内涵,不变的是参展商与文博会的双向奔赴。

无论参展商是因何而来,文博会都会给予他们一份超出预期的礼物。而参展商的加持,也持续丰富着文博会这一万亿级文化产业生态,描绘出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全景篇章,以“中国方案”为全球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

【总有一个理由,让他们对文博会心动】

启迪数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李昭奕:

三度赴约,每届展会过后,都会迎来一波业务小高峰。在这个国家级、国际化的文化产业综合平台,我们既能触摸行业最前沿的脉搏,又能获得品牌赋能。

深圳市创梦天地科技有限公司 孙天龙:

来参加文博会的第10年了,依托文博会平台,我们能和全球大厂深度合作,还能实现技术融合,玩家在展会上的试玩反馈,我们都会认真对待,让产品不断进步。

蓝色光标集团 刘晨:

这是我们第三次亮相文博会,开展第一天,集团旗下“华夏漫游”展区就接待超2000人次体验,微信二维码被扫到宕机了。来自法国、日本的文旅机构当场洽谈引入数字展陈技术,深圳本土科技企业也抛来元宇宙场景开发的橄榄枝。

深圳元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宋城薇:

这是公司第二年参加文博会,大家对VR互动影院还是非常感兴趣的,文博会首日上午我们就有数十位海内外客户前来洽谈业务。参加文博会不仅可以与行业内其他企业进行交流,也更加能明确知道海内外客户的产品需求。

高巨创新 江晓彤:

作为扎根龙岗的企业,今年是第三次参加文博会,每届展会都能看到更多元的国际元素、更前沿的产业形态在这里交汇碰撞,我们希望通过文博会向全球观众展示中国科技文化的创新成果,这种专业契合度和价值共鸣,是我们持续参展的重要动力。

贵州省台江县民族民间服饰织锦工艺厂 张艳梅:

非常感谢文博会这个平台,不仅让我们的作品走出国门,也给绣娘带来信心,让她们有力量走出家门,通过手艺改善生活。这是我们第二次参展,去年我们的产品卖到脱销,很多外国人都很喜欢,今年特别带了很多新品来。

善为影业 黄润青:

公司已连续参加4届文博会,每年文博会都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展区设计,比如“文化+科技”“文化+电商”等跨界主题。此次参展,善为影业也是收获颇丰,我们在文博会达成重大合作,签署了广东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并获得深圳原创精品电视剧本的创作扶持。

金鼠影业 黄智艳:

文博会不仅见证了我们企业的成长,更陪伴着影视基地的崛起。如今,新桥影视基地已连续七年作为文博会分会场。我们会立足影视特色,抓住文博会窗口不断推陈出新,为推动深圳影视产业发展贡献应有之力。

肃鸣堂 李佳:

以前就听说过很多人谈论文博会的精彩,去年成为文博会的展商后,感受尤为深刻。文博会这一“超级平台”给肃鸣堂旗下产品的推广效果立竿见影,带来很多优质的合作机会。借着参加文博会的机会,我们也得以更好地认识深圳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

非遗旗袍项目伍锦府传承人 伍秀芳:

文博会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广阔天地的窗,在这里我能够与不同地域、不同领域的文化人交流碰撞,汲取灵感,也能让更多人了解、喜爱苏州吴中的非遗文化。

齐心集团 杨俊:

齐心集团旗下的齐心文创品牌今年已经是第三年来参加文博会了,开展首日,意大利领导带队的采购团看到我们今年刚推出的指纹锁保温杯,当场就说要买!文博会为我们拓展海内外市场提供了一个平台,希望之后每年都能来参展。

河南百合特种光学研究院 张士博:

文博会让我们找到科技与文化的共频点。今年我们带来了一台2.3米的空中悬浮成像设备,让青铜器“飞”出展柜,观众伸手就能“触碰”眼前的青铜器,公司的设备获得了新乡博物馆、许昌博物馆等单位以及各地市文旅部门等关注和意向洽谈。

港籍原创IP设计师 邓卓越:

今年是第三年参加文博会,每年都能看到很多科技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文创产品,我可以从中获得很多创作灵感。未来会继续借助文博会这样的文化交流平台,加强深港两地青年联结,持续推广民族文化与非遗文化,同时动员更多香港设计师加入。

漳州市八宝印泥有限公司营销部经理 黄必锋:

去年参展让我们意识到,唯有积极主动地开发更具创意和特色的文创产品,才能紧跟步伐,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这里不仅是展示产品的平台,更是深化行业交流、获取创新灵感的重要渠道。

平遥县唐都推光漆器有限公司 邢志涛:

每年参加文博会,都有观众和消费者给我们的产品提意见,企业得以精准捕捉消费动向。同时,还为我们带来了实打实的顾客和订单,哪怕不是当场达成合作,也有不少意向客户,在文博会结束后成功交易,甚至发展成长线伙伴,实现“展期播种、展后收获”。

贵州省飞遗秀文化有限公司 胡运:

这是我与文博会的第七年约定,今年参展第一天,我就卖出了近千件苗绣饰品,还收到了意向订单,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果,是我年年参展的初衷。文博会让苗绣文化在交流与传播中延续辉煌,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专题统筹:李福莹 马君桐

采写:深圳晚报记者 马君桐 苏靖驹 伊宵鸿 袁晔 陈仪衡 李福莹 黄馨莹 黄励铮 郑淑仪 冯艺菲 马佳丽 郭海南 曾虹 秦瑶 高向荣 魏羽辰 曹海东 林涛